全國服務熱線:
信息革命帶來信息的大爆炸式的發展,刺激人類的需求朝著多元化、多層次方向發展,隨著人們對商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需求日漸增多(諸如舒適性、裝飾性、質感以及感官享受等***性的需求),商品變得日益復雜,對可靠性、壽命等的要求也飛速提高,有時甚至達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3月16日,我公司請到了德高望重的王德言教授做《產品環境和可靠性的發展》培訓。王教授1960年本科畢業于北京航空學院,現任北航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副總師、所科技委副主任及系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教授現如今八十有余,但“寶刀未老”,現場的講解思維敏捷,措辭鏗鏘有力激情不減當年,可以說是我國環境可靠性工程研究領域和標準制定的鼻祖,堪稱行業“泰斗” 。值得一提,王德言教授一直以來也是我們設備制造的技術顧問。
王德言教授主要工作經歷為:
1960年3月 參加原北航八系工作;
1963-1964 在上海復旦大學進修;
1964-1970 北航八系任助教;
1970-1985 無人機研究所從事環境工程研究;
1985至今 航空航天大學可靠性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副總師;
王德言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領域為:
產品環境及可靠性技術;標準化理論研究;可靠性實驗技術與設備研究等,“九五”與“十五”期間,王德言教授主持承擔了大量技術基礎及預研項目,在專業領域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與知名度。在教學領域,王德言教授給本科生及研究生分別開有《環境工程概論》及《環境工程技術》等專業課程,著有《產品環境工程概論》、《標準化系統工程》、《環境工程手冊》、《環境技術應用指南》等學術專著,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王德言教授近年來獲得的主要獎勵有:
國防科工委光華獎二項;
***科技進步獎一項;
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
環境可靠性工程技術及考核驗證方法的適應性分析 可靠性與環境技術發展幾十年來,經典的可靠性與環境工程技術措施已顯得比較乏力,不能滿足長壽命高可靠產品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措施——拂去表面,抓根本
不論是可靠性還是環境工程,采取的技術措施可以多種多樣,但其本質都是與故障做斗爭的學科。因而總結其核心的解決措施,應為一下幾個方面:
二、可靠性強化試驗(RET)
1、不設產品耐受極限值
用步進應力找耐受極限,逐步增加應力直到工作極限,破壞極限,即人們常說的高加速極限試驗,即HALT。找到工作極限和破壞極限就可以在不過度影響其性能、壽命和結構強度的條件下,實現高加速環境應力篩選試驗,即HASS.
2、關于HALT和HASS試驗相關技術介紹
三、國外相關標準的介紹
1、美國可靠性強化試驗技術的簡介;
2、IEC可靠性強化試驗資料及方法介紹;
3、非高斯隨機振動試驗技術介紹。
四、產品成熟度試驗技術介紹
成熟度試驗技術是吸收產品環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精華的基礎上對可靠性強化試驗,即RET的完善與系統化,用此方法來提高和保障產品的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從而使產品的可靠性和質量趨于完善,以適應和滿足產品高可靠和長壽命的要求。
貫徹健壯工程理論和三步設計規則,使其設計趨于成熟完美。
在樣機階段,應進行故障模式影響及危害度分析(FMECA),在此基礎上還應增加一項分析工作,即引起故障的原因分析及敏感應力分析,特別要加強負載特性及其變化對產品造成的影響及影響趨勢的分析,并需將故障按照危害度等級進行排序,危害大的往前排,且在后續分析及試驗方案設計中應增加權重。
任何環節出現首要故障,都應進行故障模式、失效原因(從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等層面深入分析)及失效機理分析,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設計、工藝等方面)并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進行驗證,完成故障的歸零處理工作,即FRACAS工作。
首要故障糾正后,第二項故障將上升為首要,根據引起該故障的應力模型,用步進應力的辦法激發故障,使其從隱性變為顯性,然后用FRACAS工作消除第二項故障。
以此類推,直至主要影響產品壽命與可靠性的故障全部清除。
如此反復迭代進行,直到滿足要求或由經濟技術與市場承受能力決定工作截止。
五、成熟產品的可靠性評價體系
1、裕度控制法
利用加速模型(如阿倫尼斯模型(Arrhenius)
或Miner模型)來計算評估壽命
2、用應力強度交集來評估可靠性
圖2強化設計后產品耐應力強度與使用強度關系
經FMECA分析,我們統計的各故障均會引起產品的故障,故可靠性統計時需用串聯模型。
系統(整機)失效率: